分宵达曙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通宵达旦。
出处《北史·恩幸传徐纥》:“时复与沙门讲论,或分宵达曙,而心力无怠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ēn xiāo dá shǔ
注音ㄈㄣ ㄒ一ㄠ ㄉㄚˊ ㄕㄨˇ
繁体分宵達曙
感情分宵达曙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(意思解释)
- 二百五(意思解释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释)
- 说雨谈云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生公说法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精明强干(意思解释)
- 战不旋踵(意思解释)
- 华不再扬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秋高气和 | 形容秋空高朗、天气晴和。 |
灯蛾扑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 |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。 |
不正之风 |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 |
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走马观花 |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观察了解。走:跑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钱都没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贫困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 |
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今是昨非 | 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 |
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
遥遥无期 | 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