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擞精神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振作起精神。
出处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'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'师曰:'抖擞精神着。'”
例子飞抖擞精神,酣战吕布。连斗五十余合,不分胜负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)
基础信息
拼音dǒu sǒu jīng shén
注音ㄉㄡˇ ㄙㄡˇ ㄐ一ㄥ ㄕㄣˊ
繁体抖擻精神
感情抖擞精神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振作精神。
近义词精神抖擞
英语brace up(pull oneself together)
日语元気を奮い起こす
德语sich aufraffen
法语faire appel à toutes ses éngergies(prendre son courage à deux mains)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中正无私(意思解释)
- 习非成是(意思解释)
- 金光闪闪(意思解释)
- 晓以大义(意思解释)
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- 源源不断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归马放牛(意思解释)
- 望而生畏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金玉满堂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- 十八层地狱(意思解释)
- 见所不见(意思解释)
- 恩重如山(意思解释)
- 天缘凑合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|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 |
皮开肉绽 |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吃不了兜着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冒失鬼 |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流风馀俗 | 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 |
天下为一 | 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 |
踵趾相接 | 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。 |
勿谓言之不预 |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|
见所不见 | 见“见所未见”。 |
留恋不舍 | 依恋着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。 |
来因去果 |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。 |
甘之如饴 |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