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一无所有 |
什么都没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泥牛入海 |
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 |
形神不全 |
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将功补过 |
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天之骄子 |
骄子:宠儿。老天爷的宠儿。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“天之骄子”;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。现指条件极其优越;特别幸运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。 |
连编累牍 |
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三长两短 |
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寿元无量 |
寿元:寿命;无量:没有限度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 |
贫贱不能移 |
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止于至善 |
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结驷连骑 |
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民不畏死 |
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夷为平地 |
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室徒四壁 |
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 |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
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
敢不承命 |
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半夜三更 |
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著手成春 |
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错落有致 |
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香火姻缘 |
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湖光山色 |
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凡夫俗子 |
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爱毛反裘 |
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雅俗共赏 |
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别有用心 |
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
悲不自胜 |
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
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