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遗伊戚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伊:是,此;戚:忧患。比喻自寻烦恼,自招灾祸。
出处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二》:“若公则自遗伊戚,可无庸诉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ì yí yī qī
注音ㄗˋ 一ˊ 一 ㄑ一
感情自遗伊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寻烦恼。
近义词自贻伊戚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床上安床(意思解释)
- 用智铺谋(意思解释)
- 颐指气使(意思解释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释)
- 无法无天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三长两短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聪明才智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- 汲汲顾影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虑周藻密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- 鸡毛蒜皮(意思解释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释)
- 无微不至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纸老虎 |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望尘莫及 |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。比喻远远落在后面。尘:尘土;莫:不;及:赶上。 |
盲人说象 |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。 |
蠢蠢欲动 |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空费词说 |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豁然开朗 |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 |
振聋发聩 |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。 |
满天飞 | 形容到处都是。亦作“满空飞”。 |
死胡同 |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绝境、绝路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