裂土分茅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古代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。
出处《尚书 禹贡》:“厥贡惟土五色。”孔颖达疏:“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,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,使归国立社……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,其割土与之时,苴以白茅,用白茅裹土与之。
例子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25回:“若得了江山时节,与他平分疆土,裂土分茅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iè tǔ fēn máo
注音ㄌ一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
感情裂土分茅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分封土地。
近义词列土分茅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释)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释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绰有余裕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来踪去迹(意思解释)
- 皮开肉绽(意思解释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释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释)
- 海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大张旗鼓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势在必行(意思解释)
- 欲速则不达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缝衣浅带 |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 |
| 及时应令 |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。 |
| 学贯中西 | 形容中文、外语都十分好。 |
| 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| 鹤立鸡群 |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 |
| 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| 笃近举远 |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 |
| 鬼烂神焦 | 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。 |
| 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| 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| 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
| 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| 前脚后脚 | 比喻紧跟着。 |
|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| 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| 进谗害贤 | 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 |
| 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| 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| 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| 便还就孤 | 就撤回到我这里.。 |
| 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| 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| 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| 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| 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| 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| 纷红骇绿 | 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 |
| 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