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消雾散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事物消失瓦解。
出处北周 庚信《周大将军琅邪定公司马裔墓志铭》:“都督始州诸军事,蛮夷恃险,狼顾鸱张,高山寻云,深谷无景,九地纵横,三门起伏,危峰马束,水险桥飞。遂得谷静山空,冰消雾散。”
例子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8回:“倘那人竟如冰消雾散,一无流遗,徒使我望空怀想,摹影拟形,固极悲楚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īng xiāo wù sàn
注音ㄅ一ㄥ ㄒ一ㄠ ㄨˋ ㄙㄢˋ
繁体冰消霧散
感情冰消雾散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事物消失。
近义词冰解云散、冰消云散、冰销雾散
英语dissolve like mist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风流人物(意思解释)
- 强中自有强中手(意思解释)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释)
- 忧喜交集(意思解释)
- 满腹经纶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论黄数白(意思解释)
- 长命富贵(意思解释)
- 刑期无刑(意思解释)
- 以权谋私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坏法乱纪(意思解释)
- 空口无凭(意思解释)
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章甫荐履 | 冠被垫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颠倒。 |
形影相顾 | 形:形体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。形容无依无靠,非常孤单。 |
枝对叶比 | 枝叶相对并列。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。 |
有去无回 | 只有出去的,没有回来的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刀耕火种 |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黄钟毁弃 |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息息相关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关连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
强颜欢笑 | 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 |
留恋不舍 | 依恋着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。 |
皮松肉紧 | 形容漫不经心,宽泛而无关紧要 |
指手画脚 |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。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