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踪指使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操纵指挥。同“发纵指使”。
出处邹韬奋《萍踪忆语》四:“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,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ā zōng zhǐ shǐ
注音ㄈㄚ ㄗㄨㄥ ㄓˇ ㄕˇ
繁体發蹤指使
感情发踪指使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幕后指使。
近义词发纵指示、发踪指示
英语command and dispatch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名士风流(意思解释)
- 鬼怕恶人(意思解释)
- 支支吾吾(意思解释)
-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南辕北辙(意思解释)
- 想望丰采(意思解释)
- 物腐虫生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聪明才智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止戈兴仁(意思解释)
- 五花八门(意思解释)
- 跃跃欲试(意思解释)
- 挂冠归去(意思解释)
- 踵武相接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
劳燕分飞 | 劳:伯劳;鸟名。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;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。 |
鬼怕恶人 |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。 |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夜深人静 | 深夜没有人声;非常寂静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危急关头 |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命与仇谋 | 仇:仇敌。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运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鬼头鬼脑 | 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无关紧要 | 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 |
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挥戈反日 | 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比喻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。 |
声驰千里 | 驰:传扬。名声远播。形容声望很高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开张扬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